时间:2023-05-09 01:34:44 | 浏览:36
仁科真的好搞笑,总会产生一些意外的笑点,和杜德伟相差二十多岁居然还能同频。
“仁科伤肋骨,杜德伟伤脖子,李承铉又伤心,还是我来吧。”
陈小春总是能有一些意外的萌点。
陈小春、仁科、杜德伟某种程度上很像,内心纯粹的人总会因为与常人不一样而产生一些意外的喜剧效果。
而李承铉就形成强烈的反差,他是很务实的,情商很高的,很认真的一个人,所以他一向给大家的观感是“踏实和可靠”。
朋友意外去世,李承铉情难自禁,崩溃痛哭。
上有老下有小,老婆还在怀孕的男人,许多的无奈和苦楚只能往肚子里吞。
在家,李承铉不能情绪化,但是在兄弟面前,他可以毫不掩饰。
在X-part里,李承铉悲伤情绪的发泄正好契合了歌曲的氛围。
李承铉的爆发戏太有劲儿了,痛苦和挣扎,一眼可知。
舞台的布景明显可以看出是砸钱之后的效果,现场感十足,戏剧感,舞台感都很充足。
仁科确实是来披荆斩棘的,跳出舒适圈后,不仅跳舞是家常便饭了,演戏还有有模有样了。
他的确是“狂”了,还第一次一个人在一首歌曲里挑战了三门语言:
“法语,英语,汉语。”
虽然都莫名有点“塑料”。
在团体表演里,免不了有对比,有对比就会有差异,李承铉和仁科就比较突出,而陈小春和杜德伟相对来说就不那么出彩。
但是他们也承接住了表演,使得整个表演的氛围是统一的,把舞台的主题体现出来了。
一个团体,如果互相谦让的话,就完了,为什么有的偶像团体感觉“缺一不可”,就是因为他们都“卯足了劲儿去表现自己,想让自己给观众留下印象”。
哥哥们,不足就不足在缺了点想要出头,想要赢,想让人注意的迫切感和危机感。
所以,很多有实力的哥哥们都不可避免地变成了工具人。
郝云真的是个能人,有他在,这首歌曲完全地升华了。
任贤齐,作为一个大哥,是需要像郝云一样的左膀右臂的。
整个舞台营造的是战争背景下,国破家亡,人们流亡失散的萧条和绝望。
刘恺威唱歌意外地很不错,低音炮与悲凉的氛围很适配,就像大提琴一样,天然就具有一种凝重之感。
值得一提的是刘恺威的妆造,穿着白袍从天而降,就宛如因为战争而去到天堂的人化为天使降落诉说着自己的遗言。
还有郝云的武生装扮,因为乱世不能整装待发的戏子,不能登台演唱,只能于这落魄之世感慨时代的凋敝。
这才是有效的X-part,妥妥的画龙点睛,甚至让整首歌曲上了一个台阶,上了一个档次。
任贤齐凄婉的箫声中,郝云唱着京剧,唱的是“重整河山待后生”,是对故国重建的殷殷盼望,直接点亮了这首歌。
历练感,沧桑感,沉重感,喷涌而出,在这种氛围里,让人不自觉地落泪,不自觉地感叹,每个人在时代面前都是一粒尘埃。
在凄凉落寞的氛围下,整个舞台充满悲伤。
在时代这座大山底下,每个人都无能为力。
疫情的当下,经济萧条,国家滞缓,人们都在“拴紧裤腰带”过日子。
舞台结束,郝云对着观众说:
“这个国家的未来就仰仗你们了,这个国家靠的是所有的年轻人。”
郝云有脾气,有型,有才气,更有格局。
这是最棒的舞台,有内涵,打动人的同时还能引发思考。
这应该是整场三公,甚至是整个《披荆斩棘》最“犯规”的舞台了吧。
张智霖为了兑现30年前对袁咏仪60岁办婚礼的承诺,决定在这个舞台上提前十年开启这个仪式。
“想做就做吧,不要等了,不要等到60岁,50岁也可以。”
在日常生活里,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就操作的流程,因为牵涉的人太多,反而是一个声势浩大的工程,直到遇到了这首歌,这个舞台,一切都刚刚好。
“我心中最美丽的就是我的太太。”
完美契合了这首《无与伦比的美丽》。
于是张智霖说服了导演组,说服了其他三个哥哥们,还说服了袁咏仪。
这一次,他说,什么都不管了,有什么抨击都冲着他来,什么营销、炒作,通通都不管了!
“舞台占用我太多时间了,可能真实地面对观众才是我真实的人生。”
于是张智霖把自己的婚礼搬到了舞台上,什么走位,什么流程,什么动作先后,完全都变得不重要了,纯粹的感情变成了主角。
司仪、新郎、新娘,伴郎团都有了。
在舞台上,所有的观众都是他们婚礼的见证者,都是婚礼的来宾。
张智霖向身着婚纱的袁咏仪狂奔,这一刻是最“无与伦比”的。
“不用你走向我,我来奔向你。”
这怎么会不让人感动呢?
这怎么能输?
两者根本就不在一个大气层,一个表演跟一场婚礼根本就没有可比性。
所有人心里都有数,“哭就完了,祝贺就完了”。
当“戏变成了人生”,那它就是无敌的,所以理所当然的任贤齐组输了。
许多人问“公平吗”?还像张智霖预想的那样对他展开了抨击。
在一个竞技表演里,在一个团体合作比赛中,在一个两两PK的场合里,这当然不公平。
三个队友毫无发挥空间,毫无选择地沦为了陪衬,妥妥的工具人。
而且他们还是三个排名靠后,岌岌可危的成员。
张智霖组颇有点“胜之不武”的意味,然而无论任贤齐组有多么努力,多么有实力,都无法战胜他们,这也是一个既定的事实。
对手的所有努力都成为了笑话。
所以张智霖的婚礼让人感动吗?
感动。
张智霖该骂吗?
该骂。
不出意外的,三公结束后,任贤齐又成为了倒数,任贤齐组的郝云和张峻宁离开了舞台。
很喜欢,郝云与郑钧告别的场面。
郝云说:
“均哥,我先撤了。”
郑钧没回话,
摆了摆手。
两个人都何其潇洒。
天下无不散的宴席,再见,不是永远不见,就算是永远,珍惜当下,享受过就好。